預染蛋白marker分子量標準
預染蛋白分子量是一些純化好的蛋白混合物,通過與(yu) 染料共價(jia) 耦聯,在電泳過程中或者轉膜時可以直接觀察到。預染蛋白分子量的出現方便了我們(men) 的實驗,這種蛋白分子量標準可以幫助我們(men) 在電泳時、電泳後,以及轉膜後監測電泳情況和估計遷移率——比如,已知垂直電泳分辨區域大約在膠的2/3處,如果使用預染Marker就可以預測目標蛋白進入分辨區時停止電泳以得到分辨效果;如果觀察到Marker電泳異常也可以及時終止電泳;另外在Western Blot轉膜以後可以直接觀察蛋白轉膜是否*,還可以在膜上標記蛋白分子量,所以吸引了許多實驗室人員購買(mai) 預染蛋白標準。值得注意的是預染蛋白Marker與(yu) 染料共價(jia) 耦聯,所以在不同的緩衝(chong) 條件下電泳時遷移特性可能會(hui) 發生某些變化,可能導致一些偏差,所以不太適合定位蛋白——不過多數情況下Marker的條帶未必能和我們(men) 的目標蛋白*一樣,我們(men) 得到的也不過是一種相對Marker指示的參考大小,後都需要Western來定性,所以如果不是要區分大小相近的條帶,預染Marker還是很好用的,而且也可以和未染色的蛋白標準一起使用。
預染蛋白標準可以分為(wei) 兩(liang) 種:單色預染和多色預染,其實區別就在於(yu) 幫助在實驗過程中辨認某個(ge) 條帶的大小——Marker條帶越多參考價(jia) 值越大,可就越難辨認區分,如果用不同的顏色來區別就比較好辨認啦。如果沉悶的電泳實驗中跑出五顏六色的彩虹Marker,此時心情想必會(hui) 愉快一些!單色的Marker通常是利用其中某些條帶加倍濃度來提示其大小的。還有一點特別要注意,由於(yu) 轉膜是一個(ge) 將膠裏的Marker濃縮在潔白的膜上,所以需要的上樣量相對少一些,如果想要在電泳過程中看到美麗(li) 的“彩虹”,或者單色的Marker往往需要比說明書(shu) 裏多加一些Marker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