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貼塊法
方法:動物經頸動脈放血後,在無菌操作下迅速取出胸腹主動脈段,置於(yu) 含Hank's液的平皿中漂洗3次,將凝塊洗幹淨後剝除外膜的纖維脂肪層,然後縱行切開血管,刮除內(nei) 膜即內(nei) 皮細胞迅速撕下中膜內(nei) 、中層,切成約1mm寬的小條,浸泡在含血清的Hank's液中,並將撕下小組織塊種植於(yu) 培養(yang) 瓶壁。置於(yu) 37℃恒溫箱,2h左右,取出培養(yang) 瓶加入20% HyClone胎牛血清的培養(yang) 液,再放回培養(yang) 箱內(nei) 靜止培養(yang) 4天。4天後可見細胞從(cong) 組織中遷移遊出。
不同動物血管結構有差異,豬和猴較易操作,但小動物如兔、鼠因其血管小,血管壁薄等特點,使之難以分離。另外組織塊太薄,不易粘附培養(yang) 基,也使細胞較難生長。為(wei) 了保證培養(yang) 的成功,應注意:
①種植組織塊的數目,如75cm2的長頸瓶組織塊不得少於(yu) 30;
②根據培養(yang) 細胞的種屬加入適量的不同血清,一般可加入牛血清,若小牛血清增殖效果差,應加胎牛血清(FBS),通常濃度為(wei) 10%~20%;
③培養(yang) 基的選擇:常用的有DMEM(Dulbecco's modified Eagles'medium),M199培養(yang) 基。培養(yang) 兔的平滑肌細胞用DMEM效果較好。
2、酶解離法
沿動脈縱軸切開後,刮除內(nei) 皮細胞撕下中膜的內(nei) 2/3,注意不要混入內(nei) 皮細胞,將組織塊切成1-2mm2,放入加有3mg/ml膠原酶的無血清M199培養(yang) 基中,37℃,0.5~1.5h。離心去上清,重複上述消化步驟,然後再離心(9000r,4min),收集細胞,在5%~10%同種血清或HyClone胎牛血清的M199培養(yang) 基中調整細胞數,然後轉入30~90mm培養(yang) 皿中培養(yang) ,對於(yu) 兔子應加入高濃度的穀氨酰胺(0.2g/L)較佳。不同研究者在培養(yang) 基、酶濃度以及消化時間等的選擇都有很大的差異。
綜上所述,貼塊法具有獲得平滑肌細胞純度高,量多,操作簡便的優(you) 點。但用貼塊法易使平滑肌細胞胞質內(nei) 肌絲(si) 喪(sang) 失,亞(ya) 細胞器增加。相反,酶解離法,由於(yu) 酶的作用使細胞間失去連接,細胞內(nei) 肌絲(si) 含量豐(feng) 富,保持收縮型狀態。培養(yang) 平滑肌細胞常取材於(yu) 兔、豬、鼠、猴的胸腹主動脈段。由於(yu) 貼塊法和解離法處理方式不同,在細胞培養(yang) 的zui初階段細胞形態和性質存在差異。隨著培養(yang) 時間的延長,培養(yang) 環境趨於(yu) 一致,細胞特性上也趨於(yu) 近似。